发布于:2024-07-12 01:57:39 来源:火狐直播在线看 点击量:14次
智能制造市场需求广阔且持续增长,随技术的慢慢的提升和应用领域的拓展,人机一体化智能系统将在更多领域发挥重要作用。
智能制造,也称为工业4.0或智慧制造,是结合先进制造技术、信息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实现制作的完整过程自动化、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的新型制造模式。人机一体化智能系统通过引入物联网(IoT)、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AI)等先进的技术,对制造流程进行实时监控、优化和控制,来提升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所带来的成本、缩短产品上市时间,并提升产品质量和灵活性。
智能制造的实现依赖于高度集成化的信息系统和智能设备。这些系统和设备能够实时收集和分析制作的完整过程中的数据,自动调整和优化生产参数,实现生产的全部过程的自适应和自优化。同时,人机一体化智能系统还强调人机交互和人机协同,通过智能化的人机界面和智能决策支持系统,实现人与机器的紧密合作,提高制作的完整过程的智能化水平。
据中研普华产业院研究报告《2024-2029年中国智能制造产业高质量发展前景预测与深度研究报告》分析
产业升级和转型:随着全球制造业的转型升级,企业对于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提升产品质量和灵活性的需求日益迫切。智能制造作为实现这些目标的有效手段,受到了越来越多企业的青睐。
技术创新和进步: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的快速发展,为智能制造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撑。这些技术的不断创新和进步,推动了智能制造技术的不断升级和完善,进一步激发了市场需求。
政策支持和推动:各国政府纷纷出台政策,鼓励和支持智能制造的发展。这些政策包括提供资金扶持、税收优惠、人才培养等方面的支持,为智能制造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
消费者需求的变化:随着消费者需求的多样化和个性化,制造业需要更加灵活和高效的生产方式来满足市场需求。智能制造通过实现生产过程的数字化和智能化,能够更好地满足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从而进一步激发市场需求。
根据智能制造评估评价公共服务平台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大部分企业处于智能制造一级及以下水平,其中一级及以下企业占比达69%,二级、三级企业分别占比15%和7%,四级及以上企业占比9%。这说明我国智能制造行业整体处于智能化转型的初期阶段,但已有部分龙头企业智能化成效显著,带动行业整体水平稳步提升。
数字化建设态度:随着宏观经济增长放缓和市场竞争加剧,越来越多的制造企业开始通过数字化、智能化的改造,来重构制造业研发、生产、管理和服务等各个环节,提高生产制造的整体效率,增强企业抗风险能力和综合竞争力。据IDC对100家生产主导型离散制造企业的调研数据显示,100%的企业愿意在数字工厂方面开展探索,90%以上的企业认为数字工厂将取得明确的成效。
生产柔性化:智能制造系统将资源要素及过程状态转化为数字化信息,并通过算法优化的方式对资源要素进行高效配置,实现以数据为驱动的柔性化生产。这种生产方式能够更快速地响应新的制造需求,提高生产效率和灵活性。
工业互联化:工业互联网的发展为智能制造提供了强大的支撑。产业龙头和互联网巨头企业都在加大工业互联网投入,通过平台建设将各自智能制造的实践经验和能力禀赋开放赋能给同领域的其他企业以及产业链上下游相关主体,形成对整个产业智能化升级的重要支撑。
政策支持:国家层面对智能制造的发展给予了高度重视。智能制造发展规划报告明确指出,将加大对智能制造关键技术研发和产业化应用的支持力度,推动制造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方向转型升级。同时,还将加强智能制造标准体系建设,促进产业协同发展,提高我国在全球智能制造领域的竞争力。
技术创新: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智能制造将融合更多先进技术,如人工智能、物联网、大数据等,推动产业向更高层次发展。同时,企业将加强与高校、科研机构的合作,共同研发智能制造的核心技术,提升我国在该领域的自主创新能力。
智能制造行业虽然仍处于智能化转型的初期阶段,但已展现出强大的发展潜力和广阔的市场前景。未来,随着生产柔性化、工业互联化、政策支持和技术创新的推动,智能制造行业将迎来更加快速的发展。
未来行业市场发展前途和投资机会在哪?欲了解更多关于行业市场数据具体详情,可以点击查看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的报告《2024-2029年中国人机一体化智能系统产业发展前景预测与深度研究报告》。
本文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中研网只提供资料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如对有关信息或问题有深入需求的客户,欢迎联系咨询专项研究服务)
上一篇:校园更智慧 教学更高效
下一篇:考研智能制造技术专业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