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2024-07-24 08:09:43 来源:火狐直播在线看 点击量:14次
中新网沈阳10月12日电 (记者 赵桂华)由中国汽车工程学会、沈阳市人民政府、辽宁省科学技术协会联合主办的2023国际汽车数字化与智能制造大会,10月12日在沈阳市铁西区(经开区、中德园)召开。
大会以“数智赋能,推动汽车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为主题,旨在搭建专业、权威和国际化的交流平台,推动我们国家汽车行业数字化与人机一体化智能系统的发展,促进国内外汽车行业数字化与智能制造领域的交流合作,同时也加强政产学研用在核心技术攻关、应用场景开发等领域交流对接,带动沈阳汽车产业发展实现新突破。
本次大会会期两天,院士专家和汽车行业国内外有名的公司、高校和相关机构代表共500余人,把脉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前沿,共促汽车制造“数智”升级。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汽车工程学会理事长李骏在大会上表示,今年以来,我国汽车产业继续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车企出海捷报频传,新能源汽车产业的爆发式增长有目共睹。中国汽车人享受了新一轮科技革命带来的发展红利,抓住了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与先进制造技术深层次地融合的战略机遇,也收到了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等全新命题,更面临着产业基础不牢、供应链安全水平不高等诸多挑战。“今天,我们齐聚一堂,正是要把脉产业高质量发展,探讨如何坚持以人机一体化智能系统为主攻方向,推动汽车制造业产业模式和组织形态的根本性转变;研究怎么样以鼎新带动革故,以增量带动存量,促进我国汽车产业跨入全球价值链的中高端,共同答好汽车制造业高水平发展的新时卷。”
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秘书长宋晓刚在大会上说,中国已连续14年成为全世界第一汽车产销大国,中国品牌市场占有率已稳定在50%以上,尤其是中国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强势崛起,走到了世界前列,自2015年至今,产销量一直居于第一,关键技术不停地改进革新突破,中国成为新能源汽车先进的技术“高地”和技术标准制定主导国之一。
我国汽车行业正处在由汽车大国向汽车强国迈进的关键阶段,加快汽车领域数字化与人机一体化智能系统发展成为推动汽车制造业转变发展方式与经济转型的主要抓手和实现路径,更是加快建设制造强国的主攻方向。“要加大对数字化与智能制造领域的科研投入,鼓励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等各类创新主体加强合作,针对汽车制造组建工业机器人、工业母机、工业软件等专项研究工作组,发挥各自优势,推动关键技术的攻关和突破,建立形成全方位的智能制造系统解决方案。”宋晓刚提出,汽车制造业发展要“两条腿”走路,一方面关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推动传统汽车制造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巩固提升传统优势产业;另一方面要结合本地资源禀赋优势,培育一批新兴起的产业,打造引领未来增长的新引擎,培育新的经济稳步的增长点。
另据了解,沈阳作为加速崛起的现代汽车之城,正在积极抢抓新能源汽车、智能网联汽车产业风口,以建设国家新一代AI创新发展试验区为契机,充分的发挥产业数字化的场景资源优势和数字产业化的数据资源优势,加快构建智能网联测试平台等研发体系,全力发展智能工厂、数字车间,多领域谋划“5G+工业互联网”示范应用场景,朝着电动化、网联化、智能化、共享化的汽车新时代阔步前行。2022年,沈阳汽车产业总产值近3000亿元,生产整车74万辆。2023年预计总产值将超过3200亿元,生产整车82万辆。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当日大会承办单位沈阳铁西区整车制造和零部件配套产业高质量发展势头迅猛,新能源汽车产业体系日臻完善。今年上半年,汽车及零部件产业工业总产值539亿元,增长27.6%。近五年来,汽车产业产值年均增幅达到14%,2025年汽车产业规模将突破2200亿元。围绕宝马铁西工厂,已有本特勒、海斯坦普、采埃孚等100余家零部件企业强势入驻当地,产业规模不断壮大,已形成集配套链、创新链、资金链、人才链等于一体的总投资80亿欧元的汽车全产业链生态圈和世界级汽车生产制造、研发和出口基地。
铁西区相关负责这个的人说,以提升汽车产业竞争力为主攻方向,将持续推动建链、补链、延链、强链,力争再引入1至2家新能源汽车整车企业,构建整车多极化发展格局,打造国家新能源汽车生产制造基地。同时,将构建“三电”全产业链生态,拓展高的附加价值零部件产业,发展汽车生产服务业,全力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国家重要汽车产业中心。(完)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举报邮箱:报受理和处置管理办法总机:86-10-87826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