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代码:火狐直播在线看NBA
产品展示
大数据运营之行业标准:企业架构战略与运营之桥

发布于:2024-07-12 01:56:34  来源:火狐直播在线看  点击量:14次

  (企业架构从不一样的层次、不同视角刻画企业,形成既能够承接企业未来的发展战略,又能够指导企业日常运营的企业架构框架)

  企业需要根据外部环境的变化不断调整发展的策略,而企业发展的策略需要贯彻到运营活动和IT系统之中才行,而企业架构能够在承担这一中间角色中发挥关键的作用。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IBM公司员工Zachman提出了“信息系统架构框架”的概念,此外还有欧共体总体框架的TOGAF、联邦总体架构框架的FEAF等。

  Zachman虽然首次提出信息系统架构框架的概念,但是还是从企业建模的角度出发,多局限于信息系统架构,随着时代的发展,业界才明确提出了企业架构的概念。

  Gartner对企业架构的定义为:企业架构是能够对破坏性外力能够做出主动、全面、及时响应的原则,它依靠识别和分析变革执行的效果来完成。企业架构价值的交付是通过业务和IT部门共同签字认可后调整策略和项目实现业务目标的。企业架构用于引导决策朝着未来的目标架构演进。

  对企业架构的定义为:一个定义明确的实践,用于引导企业的分析、设计、规划以及实现,每时每刻都采用一种全局思维以保证战略开发与实施的成功完成。企业架构采用架构原则和实践来指导组织,贯穿了业务、信息、流程以及技术的必要的变化到战略的执行所有。这些实践站在企业的不同视角来识别、激励并实现这些变化的。

  企业架构在在企业未来的发展战略和企业日常运营/运维中的定位如图7-1-1所示:

  从图7-1-1可以看出,企业发展的策略分为业务发展战略和IT发展战略两个部分,两者是相辅相成的关系,企业未来的发展战略决定IT发展的策略的目标、方向和重点,而IT发展战略反过来也制约着业务发展战略的制定。

  在企业发展战略的指导下,需要完成企业的架构设计,包括治理架构、业务架构、IT架构以及转换架构。

  IT架构确定:IT系统的能力蓝图、功能架构、数据架构、技术架构、集成架构、部署架构等,确保IT发展战略的落地实施。

  转换架构负责:将企业架构转换为企业日常运营状态或者IT系统运维状态,包括业务培训、IT系统使用培训、知识管理等。

  为了制定能够有效衔接企业发展战略和企业日常运营的企业架构框架体系,业界提出许多企业架构模型,其中以Zachman企业架构框架最为典型。

  Zachman企业架构框架模型采用5行6列共30个元素的矩阵式设计方法,如图7-1-2所示:

  从图7-1-2能够准确的看出,Zachman企业架构框架采用5行6列,共30个元素的矩阵式方式进行设计。

  业务范围定义了:系统在功能、成本等方面的整体性要求,对应参与方是规划设计人员;

  业务模型描述:业务流程、业务实体以及实体之间的关系,对应参与方为企业业务人员;

  技术模型定义:系统开发的技术方案、平台、工具等,对应参与方为技术设计人员;

  详细描述定义:系统的功能模块、数据库、开发接口等,保证能够分配给开发者任务,对应的参与方为开发人员。

  从纵向列维度看,Zachman框架认为一个系统的建设需要6个方面的信息,称为6W,它们分别是:数据(What)、功能(How)、网络(Where)、人员(Who)、时间(When)、动机(Why)。

  Zachman企业架构框架模型从不同层次、不同视角、不同关注点,多方位、全面系统地定义了企业架构的内容,成为企业架构框架方面的权威指南。

  开放组架构框架TOGAF包括:业务架构、数据架构、应用架构、技术架构4个部分。

  集成式架构框架IAF分为:业务、信息、IT系统、基础技术4个部分,此外还包括管理和安全两个通用部分,IAF又将各个组成部分分为四个层次,即环境层次(Why)、概念层次(What)、逻辑层次(How)和物理层次(With What)。

  美国首席信息官协会NASCIO:将企业业务架构分为信息(What)、功能(How)、地点(Where)、人员(Who)、业务周期(When)和业务动力(Why)几个部分。

  可见,无论是哪个企业架构框架,与Zachman企业架构框架都具有非常相似之处,其目标都是通过从不同层次、不同视角刻画企业的方式,形成既能够承接企业未来的发展战略,又能够指导企业日常运营的企业架构框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