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2024-08-07 23:53:28 来源:火狐直播在线看 点击量:14次
加快司库体系建设,在中国国情特色背景下推进财资力提升工程,打造中国式现代化的企业司库,成为摆在中国企业面前的一个新课题。 描绘了司库数字化“1344+N”跃升之道,并对中国司库体系的构建、发展路径、数字化成熟度、建设规划等内容做了阐述,探讨司库如何数字化以及司库体系构建如何助力司库数字化跃升。
随着数字技术的加速发展,企业司库管理体系将更看重对金融资源的数智化管理。我们大家可以通过这张图来进行更好地理解。
首先,右边是技术和数据维度,也就是数智体系,它贯穿于司库业务始终,也就是围绕司库业务的每一层都是会有数据和技术的支撑。
其次,左边是业务维度。司库管理体系可以划分为四层,由下而上分别是:结算体系、运营体系、资源体系和决策体系。
第一层,结算体系层,这里承载的是最简单的资金交易处理和结算,就是账户管理、付款、收款等等。第二层,运营体系层,包括了资金集中、资金预算、现金流预测以及对应收账款、内部信用、供应链金融以及客商关系的主动运营;第三层,资源体系层,这一层更聚焦金融资源的管理,涉及到对金融市场数据的连接,以及对银行融资、债券融资、股权投资、债券投资的交易处理和管理;最顶层是决策体系层,主要是指数智司库如何通过决风险分析、经营分析去支撑战略和风险管控。在此过程中司库要不断的提高五个方面的能力:洞察力、配置力、风控力、决策力以及数智力,分别代表着数智司库的实现对各个能力的要求。
司库业务体系的运作,需要有技术平台和数据平台的支撑,这两大平台也是司库数智体系的底层基建。技术平台的构建上,需要配置各类技术应用和架构设计,包括Open API、RPA、流程引擎、动态模型等技术和采用微服务、分布式架构等。而在数据平台的建设上,需要有数据治理、数据整合、数据萃取、数据分析、数据应用以及数据服务等每个方面。基于这两大平台,整个数智体系自下而上贯穿司库管理的各个业务层,且与每一层业务体系一一对应。
首先,在结算体系层,统一结算平台(DSP)为主要支撑,打通司库系统与商业银行、SWIFT、财务公司、票交所以及第三方支付公司之间的结算通道;第二,在运营体系层,业财融合平台(BSP)为主要支撑,连通企业共享平台、业务系统,提升业务、财务、财资的融合深度;第三,资源体系层,金融交易买卖平台(FSP)为支撑,串联起司库与外部金融机构与市场数据之间的连接;最后,在决策体系层,司库决策平台成为重要支撑,来处理经营活动的分析、财务风险的管控以及战略决策的支持等。
在经济全球化与企业规模扩大的过程中,企业司库管理职能及其价值定位也在逐渐发生明显的变化。根据不同阶段建设特征与业务特点,将司库体系建设分为五个阶段:
第一阶段以交易为基础,提升财资交易效率。这是企业司库管理的基础阶段,这一阶段的司库主要履行“交易家”的职责。其工作重点在于实现账户管理、收款管理、付款管理等基本功能,通过对账户和结算的管理,集成财资交易处理,提高财资使用效率。
第二阶段是保障资金流动性,应对业务与保障经营。这一阶段的司库,能够说是企业的“管控家”,司库的工作重点在于横向拓展服务功能面,如从境内拓展到境外,从企业内部运营延伸到供应链、产业链金融等。纵向加深服务专业度,如资金运营的数字化、各个模块的持续改进和升级等。
第三阶段是要提升财资效率与效益,主动运营与业务支持。这一阶段的司库除了保障企业充足的流动性之外,还要借助数字技术加快司库体系建设,支持资金高效运营与资源统筹协调;并在已有的资金、财务系统整合的基础上,与业务系统、外部金融系统、生态平台等相连通,构建完整的司库系统生态。
第四阶段要深化融合金融,实现价值驱动与风险管控。这一阶段的司库,更强调企业内外部金融资源的高效协同。借助大数据、云计算等数字技术,精准量化企业内外资金需求与融资能力,对应匹配合理的融资方式,提高金融资源的配置效率与效益。同时,借助高质量风险数据的积累,构建完备的风险防范机制,提升产业链整体风险管控能力。
第五阶段是实现司库对企业战略与可持续发展的支持。司库借助智能化信息技术,不断深度挖掘数据价值,推动管理决策链、生产经营链、客户服务链更加敏捷高效,以此来实现司库管理转型,逐渐增强战略决策支持深度、经营活动分析精度、财务风险管控力度,为构建世界一流水平的司库管理而努力。